佛歡喜日,寒山寺舉行盂蘭盆法會
農(nóng)歷七月十五(8月22日)佛歡喜日,寒山寺舉行盂蘭盆法會。本寺方丈秋爽大和尚主法,恭誦《佛說盂蘭盆經(jīng)》,上盂蘭盆供。
誦 經(jīng)
上午8時,依照儀軌,秋爽大和尚拈香禮佛,率兩序大眾至誠諷誦《佛說盂蘭盆經(jīng)》。藉蒙三寶功德、清凈眾僧威神之力,拔濟大眾累世父母師長、六親眷屬超生凈土,親近彌陀;祈愿現(xiàn)世父母壽命百年無病,無一切苦惱之患。
農(nóng)歷七月十五又稱“佛歡喜日”、“僧自恣日”,依佛制,僧團夏安居九十日清凈守護、實踐戒法今日圓滿,僧中行自恣法,除懺除業(yè)障身心清凈外,不乏有僧了道而成賢圣,是故諸佛甚感欣慰和歡喜,故今日亦稱為“佛歡喜日”。
“盂蘭”兩字,原義是解倒懸,就是解救倒懸的痛苦意思,它來源于《盂蘭盆經(jīng)》,釋迦牟尼佛有一位弟子名喚目犍連(簡稱目連),修持甚深,以神通著稱,相傳目連的母親做了很多壞事,死后變成了餓鬼,目連以神通看到后,十分傷心,就運用法力將飯菜拿給母親食用,可是飯一到母親口邊就化為焰灰,目連大聲向釋迦牟尼佛哭救。佛陀告訴他,必須集合眾僧的力量,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,置于盆中,供養(yǎng)十方僧人,以此般功德,其母方能濟度。目連依佛意行事,其母終得解脫。
上盂蘭盆供
圣像前,各色清凈貢品如云,百味飲食,虔誠供奉佛陀及十方賢圣僧。以供養(yǎng)三寶之功德回向現(xiàn)世父母福樂百年,七世父母得出三途入天華光。
《佛說盂蘭盆經(jīng)》云:佛歡喜日,僧自恣日,以百味飯食,安盂蘭盆中,施十方自恣僧,福樂無極。是佛弟子修孝順者,應念念中,常憶父母,乃至七世父母。年年七月十五日, 常以孝慈,憶所生父母,為作盂蘭盆,施佛及僧,以報父母長養(yǎng)慈愛之恩。若一切佛弟子,應常奉持是法。
功德回向
在往生蓮位前上香回向,拔濟大眾累世父母師長、六親眷屬超生凈土。
供佛齋僧
僧寶是一切世間供養(yǎng)、布施、修福的無上福田。供僧就是一種清凈的供養(yǎng),讓眾生當下遠離煩惱,除心束縛,得清凈心。發(fā)心設(shè)齋供眾成就道場,不僅能廣結(jié)善緣、減輕業(yè)障,長養(yǎng)布施喜舍之心,更為當來深植出世的菩提善因。
愿藉誦經(jīng)持咒、供佛齋僧之功德,期令累劫父母、冤親,同沾法益,以報夙世父母的養(yǎng)育之恩,盡佛子之孝道。祈愿累世父母得以超脫輪回之苦,早登覺岸,并回向所有與會大眾業(yè)障消除,福慧增長。



